作者:只逛不买就看看

  踢毽子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项民间运动,发源于汉代,又叫“打鸡”,盛行于南北朝至隋唐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,毽子制作简单,对场地的要求不高,并且高手踢毽子还极具观赏性的,现如今公园里不仅有跳广场舞撞树的还有踢毽子的大爷大妈。

  踢毽子在19世纪90年代逐渐没落,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大力推广踢毽子,并将其编入教材进行推广,我记得小时候女同学踢毽子跳皮筋,1984年国家体委将踢毽子改名为“毽球”,并颁布了《毽球竞赛规则》,这标志着踢毽子正式成为一项体育竞技项目,并举办了很多的全国性赛事,当时中国约有一亿左右的踢毽子爱好者,但是由于毽球比赛的技术要求过高,很多人想要参与但是技术达不到,顶级的比赛观赏性又较低,这项运动始终难以得到推广。2009发明的“中国竞技毽”以其较高的观赏性、普适性和竞技性其中包含了民间对于踢毽子的“对踢”和“对打”两种玩法,使得这项运动开始传播开来,并在受到了年轻人都喜爱。

  毽子按照外观尺寸分为:大毽、中毽、花毽和毽球毽。其中大毽主要用于初学者或者娱乐一般公园看到的属于大毽。

  中毽主要用过“中国竞技毽”的各项目比赛,有着严格的外形和重量尺寸限制。

  花毽装饰性强,而毽球主要用于毽球比赛。

  踢毽子对场地要求不高,四五个平方即可。踢毽子的好处呢是可以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,提高身体素质。踢毽子的玩法很多各地的玩法也都不太一样,但是最基本的就是比踢的次数,还有比踢的花样的还有比赛对踢的。总之玩法很多,喜欢户外运动的可以尝试踢毽子,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。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

权利保护声明页/Notice to Right Holders
我要反馈